近年來,養老機構火災事故頻發。2025年4月,河北承德隆化縣國恩老年公寓火災造成20人死亡的悲劇,暴露出傳統消防管理模式的短板。
火災風險已成為威脅老年群體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所以運用新一代物聯網技術構建“民政養老智慧消防安全服務云平臺”正成為破局的關鍵。
痛點:特殊環境下的多重風險
· 人員疏散與救援難
養老機構內老年人行動能力普遍受限,疏散過程中易發生傷亡。加上在突發火情時護理人員數量有限,快速疏散難度大,難以迅速將所有老人轉移至安全區域,很容易造成重大傷亡。
· 消防設施管理弱
部分養老機構消防設施老化、損壞較嚴重,日常巡檢依賴傳統人工,易出現漏檢、錯檢事項,導致滅火器過期、消火栓水壓不足、火災報警系統故障等問題,難以及時得到發現和快速解決。
· 電氣火災隱患高
線路隱蔽且電氣設備使用頻繁,超負荷運行、線路老化等問題導致電氣火災概率高。同時,存在對電動車充電管理不善,在室內或疏散通道違規充電等現象,增加了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 傳統預警系統缺陷
傳統火災預警系統誤報率高,如廚房烹飪產生的煙霧易觸發警報,導致工作人員對警報麻木,而真正發生火災時卻未能及時響應;并且,夜間值守人力不足,難以及時察覺和處理突發火情。
政策:國家強力推動智慧升級
近年來,國家層面高度重視養老機構消防能力的建設,國家消防救援局和民政部于6月22日聯合印發《切實采取過硬措施堅決防范遏制養老機構重特大火災事故的通知》,明確要求強化火災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堅決防范遏制養老機構重特大火災事故。
通知文件中強調,要廣泛應用物聯感知、AI視頻監控等新技術手段,對安全疏散、動火作業、消防設施運行和消防控制室值班等行為,進行智能化監測預警,確?;馂碾[患即時整改、火情秒級響應。
破局:智慧消防構筑安全屏障
峻海物聯根據養老機構存在的實際訴求,推出了“民政養老智慧消防安全服務云平臺”,明確了各主體間責、權、利,將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引入單位內部任務派發,責任細化到個人,打通了防火與滅火救援全鏈條。
通過在關鍵區域部署電氣火災監測系統、消防用水監測管理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控室遠程控制系統、可燃氣體探測系統等感知設備,實時監測電氣故障、消火栓狀態和可燃氣體泄漏等實時信息。
一旦發現異常,系統自動預警,并將火災信息快速傳輸至平臺,并支持便攜APP終端實時查看,可實現與直聯區域消防指揮平臺聯動。
成效:“人防+技防+智防”顯優勢
智慧消防的核心價值在于以“防消結合”為指引,以“人防+技防+智防”為技術融合,搭建“防消一體化”綜合監管平臺。
· 云端智能管控
“民政養老智慧消防安全服務云平臺”集數據接入、分析、存儲、交換和管理等功能,可實現“早預判、早發現、早除患、早撲救”的全流程管控,有助于安全隱患的實時監控、精準發現和閉環整改。
· 隱患精準治理
平臺依托物聯網“感、傳、知、用”技術,在重點區域部署感知設備,通過移動端實時捕獲巡查、值守、整改等工作過程與結果,可實時記錄與追溯,提升隱患排查治理效率。
· 動態監測預警
平臺對監測數據進行自動化識別分析,發現有異常狀態風險時,進行消防異常狀態告警,對疑似火災報警、隱患實現全過程數據可見可控。
· 多方協同聯動
平臺支持本地設備、監管平臺、移動APP端等多通道報警,具有開放維保、接/處警等接口,可與消防救援實現有效聯動。案例:沈陽構建智能化安全屏障
在峻海物聯的助力下,沈陽市民政局在遼寧省率先推出“養老機構智慧消防監管平臺”,實現了對全市510家養老機構,20000余養員的實時守護。
正如沈陽市大東區社會福利院院長伊魁清所說:“在使用了智慧消防平臺以后,我的心也安穩了很多,睡覺也更加踏實,因為系統監測比人更可靠!”
沈陽市民政局養老處副處長孫睿說,沈陽市政府投入800余萬元,在全市養老機構安裝了智慧消防平臺,對養老機構的消防安全進行監督管理,實現了安全隱患的實時監控、精準發現和閉環整改,形成了養老機構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
目前,該模式已為全國14省、3000余家養老機構提供了安全守護,通過“人防+技防+智防”的深度融合,為老年人生命筑起一道智能化安全屏障。(編輯/笑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