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青島地鐵智慧消防服務云平臺”試點驗收工作在華樓山站舉行,由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公司李忠山主持。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軌道交通消防大隊長劉建東、原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戰訓處長張明剛和原青島市消防救援局辦公室主任孫洪福一行參加了驗收工作。
據青島峻海物聯項目負責人方國勛介紹,“青島地鐵智慧消防服務云平臺”項目以青島地鐵2號線華樓山站為試點,通過建設智慧消防服務云平臺加裝安全隱患巡查系統、電氣安全云監測系統、消防用水監測系統、固定消防設施報警聯動系統、煙霧監測系統、火焰識別系統、除濕系統、消防實景培訓仿真系統、應急指揮聯勤聯動系統和防水侵系統等各系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起覆蓋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各級監管機構、各路段與各站點,信息化、智能化、扁平化、網格化監管和應急救援體系,實現了信息共享、事故統計直報、綜合監管、風險防控、應急管理和決策分析的一體化智慧應用。
原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戰訓處長張明剛表示,地鐵客流量大,人員集中,迫切需要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作支撐,本次建設智慧消防管理平臺,用現代科技最新成果推動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改革、破解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難題,對于改善地鐵運營的安全現狀,預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損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青島地鐵智慧消防服務云平臺”在青島地鐵各級監管機構、各路段與各站點如何有效提高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地鐵站點,“一站一檔”
平臺建立地鐵站點“一站一檔”,包括消防安全相關的基本信息、合法性文件、規章制度、站點平面圖、站點年度消防培訓、消防演練和消防安全應急處置預案等各功能綜合評分情況,都可在平臺顯示,集團領導可通過平臺對以上各種情況一目了然。如有不完善或不作為和未盡職履責情況,平臺便會推送相關信息給負責人,以便及時進行督導改進,杜絕出現失查漏管現象。
日常隱患,“閉環”巡查
在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的管理結構里,站臺具備2小時巡查制度,但采用人工巡查紙質填表的形式,容易造成巡查過程中“一次多簽、事后補簽”、新員工不會檢查、紙質巡查不容易實時監督、監管人員不能形成閉環監管、隱患上報整改流程做不到實時反饋跟進等問題。
智慧消防隱患巡查系統解決了職責不清任務不明的問題。青島地鐵安全監督負責人推送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任務,既可以下達年度工作計劃,也可以根據階段工作需要下達階段性工作任務,各級各部門各站點的工作任務可以細化到具體的時限、對象、部位、數量、頻次,各部門工作量統計實時查看。從管理上層級推進,閉環管理,監督到位,隱患反饋及時,整改得力。
“青島地鐵智慧消防服務云平臺”項目經理秦勇介紹,智慧消防隱患巡查系統明確細化檢查標準,彌補了紙質巡查監管能力不足的短板。平臺根據地鐵日常監督檢查的需要,把檢查標準細化為169種情形,無論是地鐵系統安全負責人,還是安保部門、監管單位,只需用手持APP掃描特定部位的加密標簽,此部位的監督檢查標準就會呈現在手持APP上,即便從未接觸此項工作的人也可以按圖索驥完成檢查任務,達到“以檢代培”的效果。
智慧消防隱患巡查系統實現了網上監管,緩解了地鐵監管力量不足的矛盾。地鐵安全監督員可在電腦或手持APP上實現網上監管,可利用乘車、候會等碎片化時間開展網上監督檢查,地鐵安全監管單位、各站點、各路段履行了安全監督員現場檢查的職能,一名安全監督員通過在智慧消防云平臺上查閱上傳的相關檢查痕跡、圖片資料,即可完成監督檢查,節省了大量時間,同時還可以適當增加對不放心場所、部位檢查比例,監管效果顯著,效率提高10倍以上。
電氣火災,動態監管
由于地鐵系統配電室平時關閉,電工師傅不能實時查看隱患情況,部分電氣回路安裝了傳統電氣監控,采用走線式統一值守,但是報警效果不及時,設備功能較差,達不到電氣火災實時預警目的,部分回路不具備電氣火災監控,當發生線纜溫度升高,線路過載等問題不能夠及時預警。
智慧消防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是人防、物防和技防緊密結合,填補了對地鐵各路段、各站點中的配電柜實施動態監管的空白點。在各配電柜中設置溫度、電流、剩余電流、電壓等電氣火災預警模塊傳感裝置,在自動安全設施上加裝數據傳輸模塊,可實現24小時采集匯總分析數據,出現異常及時報警和處置,將電氣火災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消防水管網,實時監測
地鐵各路段各站臺水泵房平時關閉,相關負責人定期進行巡檢設備,但水壓情況不能夠實時反饋,當水泵房出現異常導致消防水管網過壓或失壓時,相關負責人無法及時知曉,從而延誤第一處置時間。
智慧消防用水監測系統通過采集地鐵消防水系統參數,實現對地鐵的消防水管網壓力的實時監測,對消防管網壓力不足等現象發出實時告警信息,及時進行督辦,保證地鐵消防水系統的正常工作,防止一旦發生火災隱患有水可用。
固定消防設施,報警實時反饋
地鐵各站臺值班室內裝有火災自動報警控制柜,當出現火警時消防監控室有報警提示并可聯動到指揮中心,但無法做到實時反饋,相關負責人不能在第一時間處置,同時故障信息不能及時通知消防維保公司。
“青島地鐵智慧消防服務云平臺”將物聯設備與消防報警主機進行通訊,內置物聯網卡傳輸模塊,省去布線連接步驟,施工方便,便于安裝。將火災自動報警發出的報警信息接入智慧消防平臺,值守人員實時接收,同時短信自動通知相關負責人,處置結束可將結果上傳平臺方便相關監管人員查看,并搭建維保公司賬號,將設備故障信息及時推送給維保公司及時處置。
無線煙感,智能探測
地鐵部分疏散通道無煙感探測覆蓋,無法在發送火災后及時報警,如再加裝傳統煙感,需要走線,施工成本較大。加裝智慧式獨立煙感探測器無需與消防報警主機進行通訊,內置物聯網卡傳輸模塊,省去布線連接步驟,施工方便,便于安裝。站點在安裝獨立式煙感探測器后,一旦探測到煙霧產生即可實時將報警信息發送平臺,同時短信通知相關負責人。
“青島地鐵智慧消防服務云平臺”交付使用后,可根據各站點實際情況,隨時添加煙霧監測智能硬件,并通過系統進行預警報警,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消除隱患。
站點除濕,以人為本
地鐵車站一般處于低平面以下,空氣流通不暢,濕源廣泛,在潮濕天氣會出現墻壁結露,地面潮濕甚至積水,對人員舒適性有相當大的影響、對設備運轉和地鐵的通行埋下安全隱患。
通過安裝工業級吊掛式電子除濕機,將空氣中多余水蒸汽冷凝為水,使空氣含濕量減少,既保證了周圍環境的美觀,又提升了空氣循環除濕效率,保證了乘客的安全出行。同時,平臺能夠收到現場溫濕度數據,方便監管人員實時了解現場情況。
消防培訓,仿真模擬
在驗收工作現場,地鐵運營公司配備了滅火模擬演練裝備,對新入職站點員工和專職消防安全工作人員進行了模擬真實火災現場滅火救援培訓,使新入職站點員工掌握滅火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消防安全實操技能,確保在發生火情時,站點員工具備隱患排查、初期處置、組織逃生和宣傳教育的“四個能力”。
應急指揮,聯勤聯動
智慧消防應急指揮打通了信息孤島,增加地鐵與公安、消防、交通、電力、醫療衛生、武警和市政等其它部門的聯動。
地鐵應急中心和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統一平臺辦公,指揮長可實時查詢出現問題區域各類資源、人員分布、危化品存儲、各站點和特種車輛的分布位置等,同時,社會救援力量均可實時接收指揮中心派發的警情信息,協助處置危險事故,做到聯勤聯動。
原青島市消防救援局辦公室主任孫洪福表示,地鐵軌道消防大隊和地鐵運營公司相關監管部門能利用手機、電腦通過系統定期在線監督檢查各地鐵站點安全管理落實情況和隱患整改情況,及時監督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形成監管閉環管理,有助于提高地鐵運營調度的監管效能,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監管,給企業和行業提供了有力抓手。(組稿/秦勇 方國勛 孫曉波 攝影/王浩宇)